• Mauris euismod rhoncus tortor...

    At vero eos et accusamus et iusto odio dignissimos ducimus qui blanditiis praesentium voluptatum deleniti atque corrupti quos dolores et quas molestias excepturi sint occaecati cupiditate non provident, similique sunt in culpa qui officia deserunt mollitia animi, id est...

  • Sed nunc augue...

    At vero eos et accusamus et iusto odio dignissimos ducimus qui blanditiis praesentium voluptatum deleniti atque corrupti quos dolores et quas molestias excepturi sint occaecati cupiditate non provident, similique sunt in culpa qui officia deserunt mollitia animi, id est ...

  • Why is it needed...

    At vero eos et accusamus et iusto odio dignissimos ducimus qui blanditiis praesentium voluptatum deleniti atque corrupti quos dolores et quas molestias excepturi sint occaecati cupiditate non provident, similique sunt in culpa qui officia deserunt mollitia animi, id est ...

Back to TOP

2011年3月25日

限時限額加碼停利投資法(Enhanced Dollar Cost Averaging,EDCA)-1/3

一直以來,投資人不斷地找尋有效的投資方法,其實這跟找尋有效的運動方法道理一樣,必須同時符合三個條件:首先當然是這個運動方法可以促進身體健康,這是必要的條件。

接著如果我們接受醫師建議,每週三天、每天60分鐘的游泳是對自己身體狀況最有效的運動方式,除了促進身體新陳代謝,還可以增進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那接下來就必須找到可以執行這項運動的方式;

你可以選擇在家裡附近的游泳池,或是離家幾公里遠、一應俱全的私人俱樂部裡游泳;而當你做好每週有哪三天要在私人俱樂部裡進行這項運動的決定之後,另外關乎這項運動方式有效與否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你可否持續維持每週三天的運動習慣,你可能因為公司時值旺季而每天加班,導致無法貫徹這個習慣;也可能冬天到了,氣溫太低而放棄出門運動;或者到最後惰性使然,不斷給自己可以不去的理由而缺席,最後你還是無法達成身體健康的目的。

換個角度,如果你是一個非常有恆心、有毅力且深知運動可帶來好處的游泳愛好者,卻在住家附近找不到游泳池,也無法負荷俱樂部的高昂收費,導致這個運動方法無法付諸實行,結果一樣無法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因此,在我們尋找有效的投資方式時,也是依循同樣的邏輯,必須符合三要件:第一個要件當然是這個方法可以帶領我們達成投資的最終目的-賺錢;而第二個要件是這個方法可以具體執行我們所遵行的投資觀念;最後,第三個要件就是這個方法必須能夠被一再重複運用,三個要件缺一不可。「限時限額加碼停利投資法(Enhanced Dollar Cost Averaging,簡稱EDCA)」就是在這三個要件下孕育而生!


股票市場就像一只鐘擺,不斷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市場情緒中來回擺動,一邊是亢奮刺激,一邊則是悲觀崩潰。在上一篇,小強們提到投資人無法運用「預測時點」、「買進持有」等投資策略解決單筆投資的困境,而在進行定時投資時,也沒有將「投資生命與投資本有限」、「獲利方法不明」與「熊市行情滅頂」等問題納入考量,導致投資目標無法完成,在我們了解這些困境與問題之後,接下來小強們會運用EDCA投資法,把所提出的觀念裝設在這只鐘擺上,將這個市場的來回擺動轉化為實質的投資獲利。


何謂「限時限額加碼停利投資法(EDCA)」?

EDCA投資法的核心概念

EDCA投資法有四個核心概念:
一、限時:在限定的時間內達到停利目標
投資生命有限,投資人無法永無止境地等待投資
開花結果,EDCA投資法將時間視為有限的資源,
在投資運行中以「在限定的時間內須達到所設定
的停利目標」來完成「限時」的目的。

二、限額:在限定的投資金額內完成投資目標
投資資本有限,投資人不可能毫無限制將資金投
入金融市場, EDCA投資法將每一筆投入資金視
為唯一的資本,強調資金控管,在投資過程中以
「在限定的投資金額內完成投資目標」來完成
「限額」的目的。

三、加碼:在投資標的下跌的過程中,有計畫地進行加碼
在別人恐懼時貪婪,EDCA投資法配合資金控管,
在投資標的下跌的過程中,有計畫地進行加碼。

四、停利:當投資達到預計的目標時,執行停利出場
在別人貪婪時恐懼,EDCA投資法根據不同投資
標的的特性設定停利目標,當達到停利目標時,
即全數贖回出場。


EDCA投資法是一套系統化的投資方法,以國內外共同基金為投資標的,藉由數據分析與機械化運作,將上述核心概念不斷循環運用於單筆投資與定時投資上,以達成投資人投資獲利的目標!簡單來說,EDCA投資法的操作策略可以三句口訣來表示:「一個目標、兩個限制、三個必要」




EDCA投資法的運作流程

步驟Œ:分別在固定收益類型基金(我們稱之為「庫藏基金」)
與股票類型基金(我們稱之為「戰鬥基金」)中各挑
選一支標的基金。

步驟:依戰鬥基金標的特性、原始投資金額(限額概念)與
停利時間限制(限時概念)計算戰鬥基金每月扣款金額、
加碼條件與停利目標。

步驟Ž:先將單筆資金投入庫藏基金,庫藏基金標的可以是債券
型基金或貨幣型基金,甚至是現金。

步驟:每月定時自庫藏基金贖回與戰鬥基金扣款金額等額之
部位,轉申購至戰鬥基金。

步驟:若戰鬥基金達停利目標,則將該部位全數贖回轉申購
庫藏基金。

步驟:重新計算每月戰鬥基金扣款金額。

步驟:重新執行步驟~




下一篇,小強們將繼續探討「限時限額加碼停利法」如何在限定的時間與投資金額下決定加碼條件與停利數字。待續……


本网页全部内容采用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 (CC BY-SA 3.0) 许可协议授权
Read More

限時限額加碼停利投資法(Enhanced Dollar Cost Averaging,EDCA)-1/3

一直以來,投資人不斷地找尋有效的投資方法,其實這跟找尋有效的運動方法道理一樣,必須同時符合三個條件:首先當然是這個運動方法可以促進身體健康,這是必要的條件。

接著如果我們接受醫師建議,每週三天、每天60分鐘的游泳是對自己身體狀況最有效的運動方式,除了促進身體新陳代謝,還可以增進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那接下來就必須找到可以執行這項運動的方式;

你可以選擇在家裡附近的游泳池,或是離家幾公里遠、一應俱全的私人俱樂部裡游泳;而當你做好每週有哪三天要在私人俱樂部裡進行這項運動的決定之後,另外關乎這項運動方式有效與否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你可否持續維持每週三天的運動習慣,你可能因為公司時值旺季而每天加班,導致無法貫徹這個習慣;也可能冬天到了,氣溫太低而放棄出門運動;或者到最後惰性使然,不斷給自己可以不去的理由而缺席,最後你還是無法達成身體健康的目的。

換個角度,如果你是一個非常有恆心、有毅力且深知運動可帶來好處的游泳愛好者,卻在住家附近找不到游泳池,也無法負荷俱樂部的高昂收費,導致這個運動方法無法付諸實行,結果一樣無法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因此,在我們尋找有效的投資方式時,也是依循同樣的邏輯,必須符合三要件:第一個要件當然是這個方法可以帶領我們達成投資的最終目的-賺錢;而第二個要件是這個方法可以具體執行我們所遵行的投資觀念;最後,第三個要件就是這個方法必須能夠被一再重複運用,三個要件缺一不可。「限時限額加碼停利投資法(Enhanced Dollar Cost Averaging,簡稱EDCA)」就是在這三個要件下孕育而生!


股票市場就像一只鐘擺,不斷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市場情緒中來回擺動,一邊是亢奮刺激,一邊則是悲觀崩潰。在上一篇,小強們提到投資人無法運用「預測時點」、「買進持有」等投資策略解決單筆投資的困境,而在進行定時投資時,也沒有將「投資生命與投資本有限」、「獲利方法不明」與「熊市行情滅頂」等問題納入考量,導致投資目標無法完成,在我們了解這些困境與問題之後,接下來小強們會運用EDCA投資法,把所提出的觀念裝設在這只鐘擺上,將這個市場的來回擺動轉化為實質的投資獲利。


何謂「限時限額加碼停利投資法(EDCA)」?

EDCA投資法的核心概念

EDCA投資法有四個核心概念:
一、限時:在限定的時間內達到停利目標
投資生命有限,投資人無法永無止境地等待投資
開花結果,EDCA投資法將時間視為有限的資源,
在投資運行中以「在限定的時間內須達到所設定
的停利目標」來完成「限時」的目的。

二、限額:在限定的投資金額內完成投資目標
投資資本有限,投資人不可能毫無限制將資金投
入金融市場, EDCA投資法將每一筆投入資金視
為唯一的資本,強調資金控管,在投資過程中以
「在限定的投資金額內完成投資目標」來完成
「限額」的目的。

三、加碼:在投資標的下跌的過程中,有計畫地進行加碼
在別人恐懼時貪婪,EDCA投資法配合資金控管,
在投資標的下跌的過程中,有計畫地進行加碼。

四、停利:當投資達到預計的目標時,執行停利出場
在別人貪婪時恐懼,EDCA投資法根據不同投資
標的的特性設定停利目標,當達到停利目標時,
即全數贖回出場。


EDCA投資法是一套系統化的投資方法,以國內外共同基金為投資標的,藉由數據分析與機械化運作,將上述核心概念不斷循環運用於單筆投資與定時投資上,以達成投資人投資獲利的目標!簡單來說,EDCA投資法的操作策略可以三句口訣來表示:「一個目標、兩個限制、三個必要」




EDCA投資法的運作流程

步驟Œ:分別在固定收益類型基金(我們稱之為「庫藏基金」)
與股票類型基金(我們稱之為「戰鬥基金」)中各挑
選一支標的基金。

步驟:依戰鬥基金標的特性、原始投資金額(限額概念)與
停利時間限制(限時概念)計算戰鬥基金每月扣款金額、
加碼條件與停利目標。

步驟Ž:先將單筆資金投入庫藏基金,庫藏基金標的可以是債券
型基金或貨幣型基金,甚至是現金。

步驟:每月定時自庫藏基金贖回與戰鬥基金扣款金額等額之
部位,轉申購至戰鬥基金。

步驟:若戰鬥基金達停利目標,則將該部位全數贖回轉申購
庫藏基金。

步驟:重新計算每月戰鬥基金扣款金額。

步驟:重新執行步驟~




下一篇,小強們將繼續探討「限時限額加碼停利法」如何在限定的時間與投資金額下決定加碼條件與停利數字。待續……


本网页全部内容采用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 (CC BY-SA 3.0) 许可协议授权
Read More

牛市二年的啟示

2011年的3月9日理應是值得媒體大書特書的日子,但是在北非動亂與後續日本地震的訊息洪流下,很快的就被淹沒了。只是又一次驗證我們是健忘的!


只有華爾街日報中文版在3/21日發表了一篇文章牛市二周年的啟示,重點節錄如下:

『………最近﹐美國迎來了金融危機後的牛市兩週年紀念日。這個日子值得投資者們停下來﹐好好思考一下我們從2008年至2009年初這場大規模金融危機中所得到的一些教訓。

回首兩年前的3月9日﹐市場一片愁雲慘霧。買入並持有的投資方式被宣判死亡。股市在此前的18個月時間里下跌50%至60%﹐而且連續六個月出現下跌﹐很多投資者深信﹐市場在他們有生之年都無法恢復元氣了。…………
有些人認為﹐週年紀念﹐比如股市的里程碑事件﹐不過是一組隨機的日子和數字﹐並不蘊含什麼特殊的意義。但眼下這個時刻值得我們在黑莓手機上查一查﹐然後想一想我們從兩年前的那些黯淡時光里走出了多遠。以及接下來我們還要走多遠。』

希望相隨有夢最美,在投資的道路上我們不斷的逐夢,卻又健忘的很。在追逐美夢的同時,往往也忘卻了上一次幻滅的痛苦。

市場在漲的時候,人人都是數學家,(台股突破8,000點就加一點上看9,000,一旦達到9,000點,那萬點還會遠嗎?)市場在下跌時,大家又搖身一變成了哲學家。(所有過去認同的事實都被否定,投資變成一種罪惡)

藉由華爾街日報這篇文章的提醒,我們是該回到現實來看看歷史試圖告訴我們什麼?

2008年對多數投資人而言,無疑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記憶。以美國道瓊工業指數為例,到2009年3月觸底前共下跌了53.78%。

可以想像當時的市場是如何的悲觀,跌到3,000點竟已是最保守的預測。但就像男人希望女人不變、女人期望男人改變一樣,我們的預期總是會落空。在接下來的二年中,市場再一次跌破眾人眼鏡,她足足反彈了77.97%

現在,股市狂奔二周年的現在,我們不禁要問,牛市還能走多遠?我們的投資該何去何從?

我們無法憑想像得出這些問題的答案,但是根據歷史的數據顯示,這一切似乎是有脈絡可循的。

如果我們簡單定義『上漲超過20%、且期間回檔不超過20%』為一個完整的牛市,那麼以美國道瓊工業指數過去110年的歷史資料檢視,共出現過34次牛市,如下表;

而其中牛市維持超過二年的,只有14次(不包含目前這次),見上表藍色儲存格。


乍看之下,有超過40%的機率牛市能維持二年以上,後市似乎還大有可為。但是如果再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過去110年發生過4次長期熊市( Secular Bear Market)、三次長期牛市(Secular Bull Market),如下表所示;

毋庸置疑的在長期熊市中股市的平均表現顯然會不如長期牛市,這也是為什麼老美會說過去十年是”Lost Decade”以及聲稱『買入持有策略已死』了。


回到我們們的主題,在這些動輒歷時十數年的長期熊市與長期牛市中,也會穿插出現幾次循環性(Cyclical)的牛市與熊市,如下表。
以2000年以來的長期熊市為例,其中較明顯的就有千禧年的科技泡沫、07年房地產泡沫等二次熊市,以及03~07年與我們目前身處其中的二次牛市。


在前述14次歷時二年以上的牛市中,只有六次是發生在長期熊市中,就是表中紅色方框的部分。而其中更只有三次的報酬率高於目前的77.97%,如上表藍色虛線所示。

換句話說,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期望這次牛市能繼續挺進到第三年且報酬率更上一層樓的機率將只剩下8.8%,而其他牛市在第三年往往迎來的就是熊市了。

這樣看來,現在確實有那麼點該居高思危的味道了!畢竟不論歷史是否重演,現在繼續賭第三年能有過去二年的好表現需要一些勇氣了。雖說『狹路相逢勇者勝,富貴險中求』,但也不能有勇無謀是吧?說到底,這時候我們該麼做呢?

當然,就此打住,脫離市場是一種選擇,但是那只能避免損失,卻不能保證你能在對的時間再回到市場,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至於小強們是如何面對這個問題的呢?

首先,我們先來反向思考一下,最壞的劇情會是什麼?無外乎現在就是最高點,未來市場將再走入熊市。那麼熊市會維持多久呢?從上面的圖表我們也可以算出歷史上33次熊市的平均時間為613天,也就是不滿二年。

所以,我們以過去歷史高點之後二年的市場為指標,假設我們在過去的牛市高點時,選擇不用買進持有的策略,並將撤出的資金引用小強投資組合的概念,以先前介紹的『限時限額加碼停利投資法』(Enhanced Dollar Cost Averaging)程式,運用基本法則的參數執行,我們就可以將小強投資組合的投資結果與買入持有策略做比較,看看哪一種方法可以更有效的應對歷史高點之後二年的市場。

投資組合參數表:
比較表:

顯然上表中以現金為母基金,在每月分批投資到道瓊工業指數的投資組合,不論在二年累積報酬率、波動度與最大跌幅等表現,都遠優於買進持有的策略,確實能協助我們安然度過緊接牛市而來的熊市。


所以,小強們認為值此高處不勝寒的當口,採用這樣的投資策略是比較好的選擇。

沒錯,我們絕對可以質疑這些數字只是計算歷史資料的結果,未必能作得准。但是

孫子兵法有云「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如果連建立在真正事實基礎的數據都不相信,哪我們要又要根據什麼做投資的判斷呢?


Read More

牛市二年的啟示

2011年的3月9日理應是值得媒體大書特書的日子,但是在北非動亂與後續日本地震的訊息洪流下,很快的就被淹沒了。只是又一次驗證我們是健忘的!


只有華爾街日報中文版在3/21日發表了一篇文章牛市二周年的啟示,重點節錄如下:

『………最近﹐美國迎來了金融危機後的牛市兩週年紀念日。這個日子值得投資者們停下來﹐好好思考一下我們從2008年至2009年初這場大規模金融危機中所得到的一些教訓。

回首兩年前的3月9日﹐市場一片愁雲慘霧。買入並持有的投資方式被宣判死亡。股市在此前的18個月時間里下跌50%至60%﹐而且連續六個月出現下跌﹐很多投資者深信﹐市場在他們有生之年都無法恢復元氣了。…………
有些人認為﹐週年紀念﹐比如股市的里程碑事件﹐不過是一組隨機的日子和數字﹐並不蘊含什麼特殊的意義。但眼下這個時刻值得我們在黑莓手機上查一查﹐然後想一想我們從兩年前的那些黯淡時光里走出了多遠。以及接下來我們還要走多遠。』

希望相隨有夢最美,在投資的道路上我們不斷的逐夢,卻又健忘的很。在追逐美夢的同時,往往也忘卻了上一次幻滅的痛苦。

市場在漲的時候,人人都是數學家,(台股突破8,000點就加一點上看9,000,一旦達到9,000點,那萬點還會遠嗎?)市場在下跌時,大家又搖身一變成了哲學家。(所有過去認同的事實都被否定,投資變成一種罪惡)

藉由華爾街日報這篇文章的提醒,我們是該回到現實來看看歷史試圖告訴我們什麼?

2008年對多數投資人而言,無疑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記憶。以美國道瓊工業指數為例,到2009年3月觸底前共下跌了53.78%。

可以想像當時的市場是如何的悲觀,跌到3,000點竟已是最保守的預測。但就像男人希望女人不變、女人期望男人改變一樣,我們的預期總是會落空。在接下來的二年中,市場再一次跌破眾人眼鏡,她足足反彈了77.97%

現在,股市狂奔二周年的現在,我們不禁要問,牛市還能走多遠?我們的投資該何去何從?

我們無法憑想像得出這些問題的答案,但是根據歷史的數據顯示,這一切似乎是有脈絡可循的。

如果我們簡單定義『上漲超過20%、且期間回檔不超過20%』為一個完整的牛市,那麼以美國道瓊工業指數過去110年的歷史資料檢視,共出現過34次牛市,如下表;

而其中牛市維持超過二年的,只有14次(不包含目前這次),見上表藍色儲存格。


乍看之下,有超過40%的機率牛市能維持二年以上,後市似乎還大有可為。但是如果再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過去110年發生過4次長期熊市( Secular Bear Market)、三次長期牛市(Secular Bull Market),如下表所示;

毋庸置疑的在長期熊市中股市的平均表現顯然會不如長期牛市,這也是為什麼老美會說過去十年是”Lost Decade”以及聲稱『買入持有策略已死』了。


回到我們們的主題,在這些動輒歷時十數年的長期熊市與長期牛市中,也會穿插出現幾次循環性(Cyclical)的牛市與熊市,如下表。
以2000年以來的長期熊市為例,其中較明顯的就有千禧年的科技泡沫、07年房地產泡沫等二次熊市,以及03~07年與我們目前身處其中的二次牛市。


在前述14次歷時二年以上的牛市中,只有六次是發生在長期熊市中,就是表中紅色方框的部分。而其中更只有三次的報酬率高於目前的77.97%,如上表藍色虛線所示。

換句話說,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期望這次牛市能繼續挺進到第三年且報酬率更上一層樓的機率將只剩下8.8%,而其他牛市在第三年往往迎來的就是熊市了。

這樣看來,現在確實有那麼點該居高思危的味道了!畢竟不論歷史是否重演,現在繼續賭第三年能有過去二年的好表現需要一些勇氣了。雖說『狹路相逢勇者勝,富貴險中求』,但也不能有勇無謀是吧?說到底,這時候我們該麼做呢?

當然,就此打住,脫離市場是一種選擇,但是那只能避免損失,卻不能保證你能在對的時間再回到市場,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至於小強們是如何面對這個問題的呢?

首先,我們先來反向思考一下,最壞的劇情會是什麼?無外乎現在就是最高點,未來市場將再走入熊市。那麼熊市會維持多久呢?從上面的圖表我們也可以算出歷史上33次熊市的平均時間為613天,也就是不滿二年。

所以,我們以過去歷史高點之後二年的市場為指標,假設我們在過去的牛市高點時,選擇不用買進持有的策略,並將撤出的資金引用小強投資組合的概念,以先前介紹的『限時限額加碼停利投資法』(Enhanced Dollar Cost Averaging)程式,運用基本法則的參數執行,我們就可以將小強投資組合的投資結果與買入持有策略做比較,看看哪一種方法可以更有效的應對歷史高點之後二年的市場。

投資組合參數表:
比較表:

顯然上表中以現金為母基金,在每月分批投資到道瓊工業指數的投資組合,不論在二年累積報酬率、波動度與最大跌幅等表現,都遠優於買進持有的策略,確實能協助我們安然度過緊接牛市而來的熊市。


所以,小強們認為值此高處不勝寒的當口,採用這樣的投資策略是比較好的選擇。

沒錯,我們絕對可以質疑這些數字只是計算歷史資料的結果,未必能作得准。但是

孫子兵法有云「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如果連建立在真正事實基礎的數據都不相信,哪我們要又要根據什麼做投資的判斷呢?


Read More

2011年3月20日

日本大地震,對金融市場投下震撼彈!

3/11(五)日本宮城縣下午發生芮氏9.0的強震,並引發驚人的巨大海嘯,岩手、宮城、福島等地受創最深,幾乎被夷為平地,就連遠在600公里外的東京都感受到7.9級的威力。至18日下午事發滿1周,罹難人數6539人已超越阪神大地震的6434人,失蹤人數為1萬354人,預料死亡人數還會繼續攀升。


週一(3/14)上午日本央行緊急宣布注資15兆日圓,協助災區金融機構及穩定金融市場,不過日本早盤仍重挫逾4%,收盤跌勢甚至擴大至10.55%。

資料來源: StockCharts.com


此次「複合性災難」(地震+海嘯+核能危機)對日本經濟造成的傷害仍在持續當中,從12日報載估計損失為數百萬美金,到17日已上修至2000萬美金。日本北部的工廠、鐵路、機場、道路都因為靠近核電廠被迫關閉,所以許多公司受到嚴重影響,生產製程受到阻礙甚至停擺;日本政府施行的限電措施,更使得汽車工業及電子業雪上加霜。


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全球首席分析師 Michala Marcussen 說,通常天災發生後生產活動會急速下降,爾後會出現 V 型反轉;不過一開始,很容易低估災害損失。

野村公司(Nomura)分析師指出,地震與海嘯將對今年第二季和第三季的經濟造成影響,經濟復甦需要的時間,將比先前預估來得長,但年底經濟應能好轉。

高盛認為,如果電力中斷情況能在4月底結束,日本的經濟可以在Q3出現回彈;但如果供電問題持續到今年底,估計日本經濟今年將陷入衰退。

瑞士私人銀行寶盛集團首席分析師Janwillem Acket稱「此次地震將使許多事情暫停.GDP將出現相當程度的減少,停電將令生產大幅縮減」,他估計,破壞作用將在未來兩個季度體現出來,但經濟不太可能因此重陷衰退;「我們知道公共財政已經處於疲軟狀態,而且遠遠弱於神戶地震時期的水準。目前存在緊急增稅的壓力,但我認為經濟不會重陷衰退」。


對持有日本基金的投資人來說,以上各家說法代表些什麼?


投資人究竟該如國內知名投顧所言「日本重建時間必定拉長,建議利用未來這一波反彈全面出脫日本基金」還是如報載基金經理人所說「短線市場已出現超跌;以價值面來看,日股處於非常合理的低水準,對部分基本面體質不差的日本企業,更可望在災後重建展開後逐漸恢復股價表現。」?


對於震後的日本市場眾說紛紜,也不知所云;小強們決定用定期定額與單筆投資來看看1995.1.17發生於日本阪神大地震的狀況;不過小強們要先聲明:日本市場並不是小強們的目標市場,主要是因為日本是個已高度開發的國家,對於經濟增長的速度不若新興市場具有很大的空間;今日單純就3/11宮城縣的強震做類比與分析。下圖是1995年日經225指數的快顯圖:




把其中的走勢圖放大如下:


可以明顯看出自1995.1.17地震發生後,歷經5個月,指數從19241點下跌至7月3日14485點,跌幅達24.72%。隨後同樣花上5個月(12/7)收復失地,地震後滿一年,小漲6.91%,期間最低點(7/3)至週年歷經7個月,反彈42%。


另外採用定期定額投資日經225指數,又會呈現什麼樣貌呢?假設每月26日投入10,000元,如下報表:



定時定額的投資組合,最大損失落在6月,下跌11.41%,持續扣款使得投資組合在7月指數的反彈中迅速回復;至事發滿1年時,獲利更是達19.75%,接近單筆投資獲利的3倍。下表是單筆投資與定期定額二組投資組合損益的比較表:



為了方便比較,把上表繪製成圖型:


上圖的紅色圈圈是二者投資法收復失地的時間點,定期定額比單筆投資提早了5個月;紅色菱形則代表投資組合在月底最大下跌幅度,定期定額的下挫(-11.41%)明顯小於單筆投資(-25.55%);而在地震滿一年後,定期定額的獲利更是拉大了與單筆投資的距離。


現時為全球第3大經濟體的日本在核能的威脅下,存在著極度的不確定性,如果核能危機得以控制,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或許是個可能的框架;雖然災害事件尚未塵埃落定,不過面對日本市場,建議已經進行定時定額投資的投資人持續扣款、分批進場、適時停利,在捉摸不定的市場中撐起保護傘。


小強T


Read More

日本大地震,對金融市場投下震撼彈!

3/11(五)日本宮城縣下午發生芮氏9.0的強震,並引發驚人的巨大海嘯,岩手、宮城、福島等地受創最深,幾乎被夷為平地,就連遠在600公里外的東京都感受到7.9級的威力。至18日下午事發滿1周,罹難人數6539人已超越阪神大地震的6434人,失蹤人數為1萬354人,預料死亡人數還會繼續攀升。


週一(3/14)上午日本央行緊急宣布注資15兆日圓,協助災區金融機構及穩定金融市場,不過日本早盤仍重挫逾4%,收盤跌勢甚至擴大至10.55%。

資料來源: StockCharts.com


此次「複合性災難」(地震+海嘯+核能危機)對日本經濟造成的傷害仍在持續當中,從12日報載估計損失為數百萬美金,到17日已上修至2000萬美金。日本北部的工廠、鐵路、機場、道路都因為靠近核電廠被迫關閉,所以許多公司受到嚴重影響,生產製程受到阻礙甚至停擺;日本政府施行的限電措施,更使得汽車工業及電子業雪上加霜。


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全球首席分析師 Michala Marcussen 說,通常天災發生後生產活動會急速下降,爾後會出現 V 型反轉;不過一開始,很容易低估災害損失。

野村公司(Nomura)分析師指出,地震與海嘯將對今年第二季和第三季的經濟造成影響,經濟復甦需要的時間,將比先前預估來得長,但年底經濟應能好轉。

高盛認為,如果電力中斷情況能在4月底結束,日本的經濟可以在Q3出現回彈;但如果供電問題持續到今年底,估計日本經濟今年將陷入衰退。

瑞士私人銀行寶盛集團首席分析師Janwillem Acket稱「此次地震將使許多事情暫停.GDP將出現相當程度的減少,停電將令生產大幅縮減」,他估計,破壞作用將在未來兩個季度體現出來,但經濟不太可能因此重陷衰退;「我們知道公共財政已經處於疲軟狀態,而且遠遠弱於神戶地震時期的水準。目前存在緊急增稅的壓力,但我認為經濟不會重陷衰退」。


對持有日本基金的投資人來說,以上各家說法代表些什麼?


投資人究竟該如國內知名投顧所言「日本重建時間必定拉長,建議利用未來這一波反彈全面出脫日本基金」還是如報載基金經理人所說「短線市場已出現超跌;以價值面來看,日股處於非常合理的低水準,對部分基本面體質不差的日本企業,更可望在災後重建展開後逐漸恢復股價表現。」?


對於震後的日本市場眾說紛紜,也不知所云;小強們決定用定期定額與單筆投資來看看1995.1.17發生於日本阪神大地震的狀況;不過小強們要先聲明:日本市場並不是小強們的目標市場,主要是因為日本是個已高度開發的國家,對於經濟增長的速度不若新興市場具有很大的空間;今日單純就3/11宮城縣的強震做類比與分析。下圖是1995年日經225指數的快顯圖:




把其中的走勢圖放大如下:


可以明顯看出自1995.1.17地震發生後,歷經5個月,指數從19241點下跌至7月3日14485點,跌幅達24.72%。隨後同樣花上5個月(12/7)收復失地,地震後滿一年,小漲6.91%,期間最低點(7/3)至週年歷經7個月,反彈42%。


另外採用定期定額投資日經225指數,又會呈現什麼樣貌呢?假設每月26日投入10,000元,如下報表:



定時定額的投資組合,最大損失落在6月,下跌11.41%,持續扣款使得投資組合在7月指數的反彈中迅速回復;至事發滿1年時,獲利更是達19.75%,接近單筆投資獲利的3倍。下表是單筆投資與定期定額二組投資組合損益的比較表:



為了方便比較,把上表繪製成圖型:


上圖的紅色圈圈是二者投資法收復失地的時間點,定期定額比單筆投資提早了5個月;紅色菱形則代表投資組合在月底最大下跌幅度,定期定額的下挫(-11.41%)明顯小於單筆投資(-25.55%);而在地震滿一年後,定期定額的獲利更是拉大了與單筆投資的距離。


現時為全球第3大經濟體的日本在核能的威脅下,存在著極度的不確定性,如果核能危機得以控制,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或許是個可能的框架;雖然災害事件尚未塵埃落定,不過面對日本市場,建議已經進行定時定額投資的投資人持續扣款、分批進場、適時停利,在捉摸不定的市場中撐起保護傘。


小強T


Read More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